五大心法,讓孩子不輕易失控

當孩子們的電力無法宣洩,在家跳上跳下,活潑好動精力過度旺盛時,父母可能情緒也會跟著失控,這裡有五大心法育兒好招讓您不打小孩也可以從容優雅面對孩子的哭鬧場面與精力旺盛。

8歲大的男孩小風,平常就調皮好動、坐不住,尤其趁媽媽煮飯不注意他時,小風就會開始做些事情博得家長關注,比如弄壞玩具、什麼事情都喊媽媽,或是製造出聲響,讓媽媽無法專心煮食,拖延時間後又因為肚子太餓,媽媽跟孩子的情緒一起暴走,媽媽失控出手教訓小風,但小風還是無法停止,親子關係受到傷害與影響。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臨床心理師葉俞均表示,在臨床上,常聽到家長因為無法管教孩子而感到挫折,她提供管教五大心法給爸媽:

1. 事先預告:

媽媽先行告知孩子未來的20分鐘要準備晚餐,並與孩子一同討論及安排這段時間可進行哪些活動或完成小幫手任務。

2. 了解孩子的內在需求:

孩子想引起媽媽注意,此時給予注意只會強化孩子的行為。

3. 選擇性的忽略:

忽略孩子的哭鬧吼叫及情緒失控行為。

4. 策略性的注意:

當孩子能安靜做自己的事,則立即給予具體稱讚    及大聲鼓勵。

5. 從一而終的管教態度:

媽媽在執行上述管教技巧時,需貫徹執行,不因孩子的干擾行為而輕易妥協。

醫師葉俞均提醒,在管教過程中,家長保持從容冷靜的態度很重要,若情緒被孩子行為牽制影響,會導致雙方僵持不下,甚至失控暴走的結果。家長若能保持穩定的情緒及一致的管教方式,孩子將會慢慢學到:「只有好好的表達與說話,才會得到大人回應」,就不會每次都採取哭鬧及破壞而「情緒綁架」父母,以為如此才才能成功吸引爸媽注意。

葉醫師也建議,家長若面臨情緒或教養孩子的困境時,可諮詢及尋求專業人士協助,及早介入有助於建立適當的管教策略,教導孩子正確的表達情緒及行為,不僅能在行為管教上立竿見影,也能建立輕鬆愉快的親子關係,親密地陪伴孩子一起成長唷!

?文章資料來源:https://www.kingnet.com.tw/news/single?newId=26784


?來自夏恩英語板橋文化校Amanda主任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