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興」教育

某天下午,我正在與女兒一起玩老師同學上課遊戲,她悠悠地對著我說:「同學,你要看著螢幕~」此時的女兒,剛好三歲多一點,一旁的我已笑到不行,聽著她講話的口吻,原來她一直都在不斷模仿我們,對於新事物的接受度是多麼廣阿!

孩子呱呱落地的那一刻,便開始與世界搭起橋樑,大人便是孩子第一本教科書,也伴隨科技進步,學校從傳統的紙本學習,加入了線上學習與透過實驗學習等方法。

階段1

0歲-3歲 學習初階段,感受新世界

孩子透過五感認識這世界,觀察著周圍人們所作所為,接著模仿同樣的行為,此階段的孩子,部分是非對錯的理解尚未全部正確,大人們需花時間陪伴與解釋,不光用語言解釋,也要用行動解釋。

0-3歲的孩子會做很多事情,他們也是小超人!

當孩子可以慢慢握起東西時,可以讓她嘗試和大人做一樣的事情,例如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大人拿一樣的餐具……等等,在每次練習時加入遊戲,不但增加新鮮感,還可以練習專注力,一舉兩得啊!

0-3歲學習來自於生活

語言與表達能力可以藉由每日聆聽CD或是不同的談話來刺激語言,大人在與孩子講話的時候,可以將詞彙簡單化、搭配動作,再搭配上簡易的生活用品做實驗,學習力會大增不少唷!

閱讀不嫌早,不設限學習領域

在認知方面,每天定時定量閱讀,帶著孩子看物體實際的樣子,讓孩子可以與書本的圖像連結起來。每天的床邊故事不單單只有童話故事,還可以加入成語、唐詩和歷史故事。

如果家中有部分親朋好友是來自其他國家,可以利用空閒時間,與他們聚會或是藉由出國旅遊的機會,透過玩樂讓孩子學習簡單外語、體驗外國文化與了解外國飲食。

階段2

4歲-入小學前

此階段的孩子,已慢慢建立好基本生活自理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比之前穩定許多,相對認知能力上也累積了不少,因此要更加穩固各項能力以利孩子入小學時能照顧自己與解決問題。

方法1 與玩具對話

過往的玩具比較不多元化,隨著時代演變,玩具不僅是玩樂工具,也是訓練肌肉、提升認知、創造想像力的工具,多變的玩具可以帶給孩子學習的樂趣,從此愛上學習。

方法2 不一樣的閱讀

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閱讀的重要,從古至今未變過,變化的是我們不再是一人閱讀,我們可以舉辦讀書會或是親子閱讀分享想法。

第二個變化是書本變成電子化,紙本的書籍會因為時間而泛黃,雖然滿是時代感與真實感,但論保存期限,反而有限,電子化拉長了保存期限,再搭配上對話與互動,更能增加真實感。

閱讀會是環遊世界的起點,我們可以從書中得到全世界,和朋友們一起共讀時像是一起旅行,分享彼此的想法,展現最真實的自己!

方法3 手作與體驗

因時代變遷,生活、交通變得比以前更加便利,我們更要領著孩子體驗各式各樣的活動,刺激手部與大腦連結,搭配3D設計的環境,讓現在與過去串連起來,感恩過往,感受現在,觀望未來。

階段3

就學階段

孩子終於順利入學了,也如我們期盼學習各項能力,接著讓我們一起迎接挑戰吧!

挑戰1 紙本與線上學習同併學習

科技始於人性,我們應善用科技,從各領域的學習網站,選出對自己有幫助的內容,加上紙本練習,對學習成效來說,好比如虎添翼,事半功倍。

挑戰2  多元學習,多方思考,將知識與生活融合

抱著樂於學習的心態,學習各領域的知識,將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嘗試思考更多,整合其學習內容,便可找出任何事件的影響與關聯,再將其知識、學術與生活在結合,也是108課綱的精神!

挑戰3 勇於嘗試,練習失敗!

在這大千世界,瞬息萬變的環境,應坦然面對一切,嘗試過才會了解,學習面對失敗,失敗會引領我們走向成功。

學習的真諦,源於初心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其道出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我們應當正視學習,打從心底把學習當作是一件有趣的遊戲。

打從心底認真學習後,接著要學習思索知識,也如同孔子說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讓我們用科技與學習結合,學習思考,讓生活更加美好。

我了解這是因為他們的內心散發著完成任務的成就感才會有的表情,治療師陳姿羽補充強調,「這是不需要外在獎勵,內在自然就會產生的滿足!」孩子會認為自己有能力為這個家盡了一份心力,若再加上爸媽的鼓勵能強化滿足的感受,讓孩子有足夠的動機再做更多事。也因為參與分工的過程,孩子清楚負責的內容與範圍,能進一步培養責任感,了解「自己須完成該做的家事,而不是選擇逃避。」既然透過做家事可以讓孩子獲得那得多的好處又可以培養孩子的責任心何樂而不為呢!

?來自夏恩英語羅斯福校Sandy老師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