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減少不平等 SDG 10|實際行動篇
「每個人都不一樣,但每個人都一樣重要。」
這句話說起來簡單,卻包含了我們希望孩子從小認識的價值觀:尊重差異、看見不公平、願意行動。
我們一起生活的這個世界,不是每個人都有相同的起跑線。有些孩子一早醒來,有熱騰騰的早餐、有爸媽陪著上學;但也有孩子得自己走幾公里取水、照顧弟妹,甚至沒有學校可以念。這些差異,不是因為誰比較努力,而是來自環境、制度,甚至出生時就被決定的身分。
這,就是「不平等」。
✨「不平等」是什麼?孩子也能懂!
不平等的議題該怎麼說得簡單?
其實,從生活中那些「不一樣」開始,就是最好的起點。
- 有人坐輪椅,需要搭電梯或有坡道才能移動
- 有人皮膚顏色不同,來自不同國家
- 有人講話比較慢、表達不同,是因為有特殊的學習方式
- 有人家裡經濟辛苦,沒有才藝班、也沒有繳學費的能力
這些「不一樣」,不是錯,也不是弱點。重要的是:我們是否願意看見這些不同,並給予尊重與支持。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 10)就是在提醒我們——要減少國內與國際間的不平等,讓每個人都有被公平對待的機會,不論他來自哪裡、擁有什麼樣的條件。
🏡 家,是孩子認識世界的第一扇窗
孩子的價值觀,從家庭開始建立。孩子們從大人怎麼說話、做選擇、看待別人,慢慢學會什麼是對與錯、什麼值得珍惜。
以下是幾個我們在家就能做的練習,幫助孩子從小培養對不平等的敏感度:
📚 說故事
選擇多元文化、不同能力、各種家庭樣貌的繪本,讓孩子從角色的角度感受他人的世界。
💬 問問題
多問孩子:「如果你是他,你會怎麼想?」「我們可以怎麼幫忙?」
例如:「剛剛在公園,有個孩子一個人在旁邊,你有注意到他嗎?」或「班上新來的同學不太會說中文,有什麼方式可以讓他覺得被歡迎?」
🎒 做行動
不需要等待學校安排,也能和孩子一起整理用不到的書包、玩具、文具,送去社區資源中心;或參與舊衣捐贈、偏鄉助學活動。讓孩子知道:「分享,是因為我們相信每個人都值得擁有更好的生活。」
💬 給爸媽的陪伴提醒:
- 不急著糾正孩子的想法,多聽他們怎麼看世界
- 和孩子一起思考「我們能怎麼做」,而不是只批評「哪裡不公平」
- 常說:「你看到的不同,很重要」,讓孩子相信他們的觀察有價值
當我們願意陪孩子走進這些議題,我們會讓他們成為有勇氣、會關心他人、且願意行動的人。